西平论坛/XiPing BBS
鸣谢:西平兄弟制片提供影像资源!- 豫行天下
河南那些事情哪家情报最强,都来围观下吧,七嘴八舌的走起,咱们的闲言碎语起不了啥作用,还是一吐为快吧,今天你来吐槽了没?!
河南城市排行榜低调出炉
时间:--热度:56°C
记者从河南省统计局得知,一套用全新评价体系对全省各城市综合发展实力进行的排名已经完成。该排名由河南省统计局城市监测评价课题组参与研究,历时6个多月。
虽然课题组一再声称,这个排行榜将不被省政府用于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依据,但课题组又透露,新建立起来的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这套监测评价体系值得关注,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河南省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体系极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
打破“数字出官”幻想
这份名为《河南省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虽然早在2005年春节前就由课题组完成,但直到2月中旬,关于河南城市排行的所有信息才对外透露。
“经上级主管部门作出最终鉴定后,我们才公布这些信息的。”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秦红涛说。考虑到这份报告的分量和可能引发的争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以河南省统计科研所这个学术团体的名义来对外公布这个城市排行榜。当然,另一原因还在于,“课题组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来自省统计科研所”。
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课题组推出的第三份报告。从2001年开始,每隔两年课题组就推出一份,而第一份报告截止到目前仍然没有公之于众,当时的说法是,“报告还不太成熟”。
“前几年,省政府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在全省开展''十八罗汉闹中原''的评比活动,也就是在全省18个省辖城市中,每年按照各县(市)申报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排名,但谁知后来报上来的数据越来越变味。”省统计科研所副所长皇甫小雷透露。
那时候尚没有“绿色GDP”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提法。河南省最初建立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主要针对县级干部)是在1991年,当时的评价指标仅两项,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从1994年开始,考核指标增加了财政收入及人均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人均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指标。
但这一评价体系无疑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因为原有的七大指标,仍然是以GDP为核心,重量不重质、重速度不重结构,导致盲目上项目,政绩工程盛行,百姓却得不到实惠。
“某些县(市)为了在排名中不落后,就拼命盲目地追求数字上的提高,甚至托人说情,这违背了评比的初衷。看到这种情况,省里就不再主张这样硬性的考核;但为了了解省情,便于领导决策,从统计意义上对各地市发展情况进行掌握还是很必要的。”
《报告》在开篇这样指出,“本项研究成果的目的就在于使各城市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发展中的盲目性短期行为”。显然,所谓“盲目性短期行为”影射着地方干部的数字崇拜和对“数字出官”的幻想。
城市评价以民为本
“如果单纯从GDP或者投资规模这些指标来评价城市综合发展水平,那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可以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GDP并不是最重要的,相比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就重要得多,因为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受益。”省统计科研所所长金美江在谈到评价体系如何设计时表示。
基于这种“以民为本”的考虑,课题组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一套涵盖城市基本要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保与基础设施4个方面由42个指标组成的监测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GDP及其增长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总人口等硬性指标外,其余绝大多数指标不再以总量来反映,而是以“人均”和每万人拥有数(例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万人拥有医生数”、“计算机普及率”等)来考核。
河南财经学院一位经济学专家看到这套评价体系时,认为“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地方干部摆脱数字束缚、务实为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虽然课题组一再声称,这个排行榜将不被省政府用于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依据,但课题组又透露,新建立起来的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这套监测评价体系值得关注,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河南省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体系极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
打破“数字出官”幻想
这份名为《河南省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虽然早在2005年春节前就由课题组完成,但直到2月中旬,关于河南城市排行的所有信息才对外透露。
“经上级主管部门作出最终鉴定后,我们才公布这些信息的。”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秦红涛说。考虑到这份报告的分量和可能引发的争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以河南省统计科研所这个学术团体的名义来对外公布这个城市排行榜。当然,另一原因还在于,“课题组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来自省统计科研所”。
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课题组推出的第三份报告。从2001年开始,每隔两年课题组就推出一份,而第一份报告截止到目前仍然没有公之于众,当时的说法是,“报告还不太成熟”。
“前几年,省政府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在全省开展''十八罗汉闹中原''的评比活动,也就是在全省18个省辖城市中,每年按照各县(市)申报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排名,但谁知后来报上来的数据越来越变味。”省统计科研所副所长皇甫小雷透露。
那时候尚没有“绿色GDP”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提法。河南省最初建立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主要针对县级干部)是在1991年,当时的评价指标仅两项,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从1994年开始,考核指标增加了财政收入及人均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人均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指标。
但这一评价体系无疑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因为原有的七大指标,仍然是以GDP为核心,重量不重质、重速度不重结构,导致盲目上项目,政绩工程盛行,百姓却得不到实惠。
“某些县(市)为了在排名中不落后,就拼命盲目地追求数字上的提高,甚至托人说情,这违背了评比的初衷。看到这种情况,省里就不再主张这样硬性的考核;但为了了解省情,便于领导决策,从统计意义上对各地市发展情况进行掌握还是很必要的。”
《报告》在开篇这样指出,“本项研究成果的目的就在于使各城市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发展中的盲目性短期行为”。显然,所谓“盲目性短期行为”影射着地方干部的数字崇拜和对“数字出官”的幻想。
城市评价以民为本
“如果单纯从GDP或者投资规模这些指标来评价城市综合发展水平,那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可以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GDP并不是最重要的,相比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就重要得多,因为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受益。”省统计科研所所长金美江在谈到评价体系如何设计时表示。
基于这种“以民为本”的考虑,课题组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一套涵盖城市基本要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保与基础设施4个方面由42个指标组成的监测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GDP及其增长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总人口等硬性指标外,其余绝大多数指标不再以总量来反映,而是以“人均”和每万人拥有数(例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万人拥有医生数”、“计算机普及率”等)来考核。
河南财经学院一位经济学专家看到这套评价体系时,认为“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地方干部摆脱数字束缚、务实为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暂时没有跟帖,速度抢沙发吧!
西平人物 .../Person
更多一位老人退休后,终日不闲着,不但致力于养花 种树被市 县聘为“农技师”而且他更爱好舞文弄墨1994年以来,他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70余次,荣任<>特邀编委,荣获“十佳明星”作家称号; 传略录入<<二十...
西平论坛的话题 .../BBS
更多- 河南驻马店75.8大洪水为什么直到现在会不为人所知?06/04
- 传统地方小吃有哪些知名的黑暗料理?06/04
- 驻马店和信阳,为什么没有一个县级市?06/04
- 去河南旅游,美食有哪些?06/04
- 求一起爽一把04/01
- 解锁松茸的三种高级做法,堪比米其林大厨。09/05
西平糗事 .../Qiu
更多- 20015年中国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 某某给我站起来07/09
- 在外漂泊不容易啊,老乡你们好啊10/27
- 我受jing了03/30
- 银行异地取款,存款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