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用户和未注册用户的区别,建议你瞧瞧

河南开封景点汴京八景--隋堤烟柳

来源/作者:不详类别:河南旅游点击率:1518背景颜色:||
河南开封景点汴京八景--隋堤烟柳

汴京八景--隋堤烟柳

隋堤,即汴河之堤。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渠筑堤种柳,后成为隋堤。清一统志记载:河南之商丘、夏邑、永城。汴河故道,有隋堤。当年隋堤上面盛植杨柳,叠翠成行,风吹柳絮,腾起似烟。每当清晨,登堤遥望,但见晓雾蒙蒙,柳树被笼罩在淡淡烟雾之中,苍翠欲滴,仿佛半含烟雾半含愁,景致格外妩媚,是一幅绝妙的柳色迷离的风景画。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下“西至黄河东至淮,柳色如烟絮如雪”的佳句。故而此景被誉为“隋堤烟柳”。清代诗人题诗赞美说:

隋堤迢递柳成林, 一望青青秀色深。 风絮乱飘千树雪, 烟丝新变万条金。 远来乔绮无人见, 娇转流莺何处寻。 说与离人休挽折, 炎天行客待繁阴。   说起隋堤,不由得使人联想道历史上荒淫奢侈的暴君隋炀帝下江南、自坐龙舟人拉纤的历史故事。隋炀帝,名杨广,文帝的第二个儿子,他趁文帝寝疾遂杀之,自己登上皇位。他一上台,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二十一日就征发河南、淮北等地的老百姓一百多万人,对汴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挖掘,并在两岸修筑了御道。这次挖掘从汴河与黄河的交汇处起,至汴河流入淮河止,一千多里。因隋炀帝同年八月十五日到江都巡游,所以施工时间前后仅仅只有一百七十一天。由于限定完工的日期紧迫,隋炀帝不顾人民死活,下令把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民夫全部赶到河工上渠。如果有人敢于逃跑就杀死全家,诛灭全族,弄得全国到处都是别离之声。征召来的一百多万民夫,日夜不停的在泥水里劳动,大多四肢溃烂,长满了蛀虫,死亡人数很多,皮日休在《汴河铭》中描述这次劳役时说:“昼夜疲民,夜哭溺鬼,似储流川,如铅坠地”,真是一幅惨绝人寰的图画!   隋炀帝统治的十二年里,接连三次游历江南。他在大业二年(公元605年)第一次下江南游江郡的时候,随员、嫔妃、宫女、朝官以及和尚、道士等,就有一、二十万人,挽船壮丁多至八万余人。隋炀帝和他的部属,乘坐的船只行走在汴河里,前后相接长达二百余里。一路供需,皆仰州县,给沿途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灾难。   隋朝劳动人民,为开汴河,筑隋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为后代人带来了好处。唐时,联系东南经济的大动脉靠的就是汴河隋堤,北宋年间,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半个天下的财富运到开封来的,靠的还是汴河、隋堤,因此,宋人笔下的汴河诗,往往给人以清新和喜悦之感。如孔平仲的《汴堤行》:“长堤杳杳如丝直,隐以金椎密无迹。当年何人种绿榆,千里分阴送行客。”梅尧臣的《汴堤莺》:“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北宋末年,汴河就已荒废,来往的车马都在河道中行走,有的地方已盖上了房屋,有的地方“且种艺成亩矣”。昔日繁盛的汴河两岸,如今变成了“路颇迂回,古冢相望,发掘无遗”了。

西平吧社区
兄弟制片,放大公司的声音

西平人物 .../Person

更多
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陈铭志简介

陈铭志,教授,男,汉族,1925年8月生,河南西平县人。博士,博士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留校任教。历任该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现代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王栓,漯河市畜牧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栓,西平县人,漯河市畜牧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栓 男,汉族,西平县人,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河南省驻马店农校,后留校任教。           1986年区划到漯河市畜牧局工作。先后担任畜牧...

赵国河,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今天是我们的政风行风节目,此刻坐在我们直播间的嘉宾是省教育厅的副厅长赵国河,以及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吴长运、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的处长董丞明,另外一位就是我们省大中专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任吕冰,他们将为大家介绍全省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相关情况...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的赵培仲博士

赵培仲,男,博士,河南西平人,海军工程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