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异常不利、小麦苗情异常复杂、生产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西平县100.9万亩小麦今年平均单产503.2公斤,实收总产50.77万吨,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增。
不仅是小麦品牌,还有诸如繁多的劳务品牌、文化品牌、城市品牌、农业品牌、旅游品牌、工作品牌……如今,无处不在的品牌在推动西平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正成为独具特色的精彩城市名片。
西平县是位于豫南的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经济迅速复苏,农业产业化持续升级,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加快。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如何增强县域竞争力、聚合度以及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博弈中抢占制高点,责无旁贷地摆在了县委、县政府的面前。
按照落实“四个重在”和“天中争第一、中原争崛起”的目标,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亮出了争创“品牌西平”的组合拳。
提升劳务品牌。在劳务输出领域,以“西平缝纫”为品牌的缝纫工在全国劳务大军中一枝独秀,红遍大江南北。目前,该县共有5万余名缝纫工活跃在国内各知名服装企业,年实现收入6亿多元,成为西平县最具规模和含金量的劳务产业。200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举办“河南农民工风采展”,“西平缝纫”一经亮相立即赢得了满堂喝彩,600名西平缝纫工当场就被用工单位全部聘用。西平劳务品牌将愈打愈响,成为面对当前农民工外出务工存在盲目性、无序性等问题的“敲门砖”,有力地拉动农民工就业。
锻造城市品牌。该县紧紧围绕嫘祖故里、韩非故里、冶铁铸剑文化之乡等地域名片,依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及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等国字号、省字号殊荣,通过绿化、亮化、美化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西平的外向度和承载力。仅2009年,该县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378万元,完成了城区综合治理工程,为锻造城市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优产业品牌。西平县着力在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下工夫,先后有11个引资项目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30多个产品获省级以上优质产品荣誉称号,20多项产品获国家专利。其中,豫坡牌酒是河南省迄今为止白酒行业唯一的绿色食品,洪河牌优质小麦连续两年出口东南亚,茜苹牌电杆产品出口印度、赞比亚等国,并承揽了部分奥运工程,棠溪宝剑被中国历史博物馆鉴定为“中华第一剑”并作为珍品永久收藏,还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成为世界名牌。
接受采访时,西平县委书记张金泉说:“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价值,意味着竞争优势。我们将围绕打造‘品牌西平’这一核心目标,力争到2015年,在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字号品牌,确保西平在天中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领先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