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高龄的何长义依然精神矍铄
几十年间,他默默无闻地在土地上搞科研,创造出的社会效益能以亿计,经他亲手培养出的弟子遍及3个省40多个县、市,他把青春全部献给了这片土地——
1999年10月25日深夜,在扶沟县委招待所,两位老人在热切地交谈着。其中一位是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另一位就是他的农民老朋友——高级农艺师何长义。穆老认真翻看着何老的良种试验记录本,并在记录本的扉页上写下“种田状元何长义”7个字。
如今,何长义已经从城郊乡良种场退休回到扶沟县城郊乡拐王村。不久前,记者专程拜访了这位穆青的老朋友——“种田状元”何长义老人。
一项科研成果,结识了大记者
看到有记者来,何长义老两口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院子。记者看到,老人院内停着一辆小推车,上面满满当当地摆着菜籽、农药和我们叫不出名的瓶瓶罐罐。看到我们疑惑的神情,何老解释道:“现在不种地了,就卖个种子啥的打发时间。”
提起和穆青的交情,何老略显激动:“那是1990年的时候,我在良种场搞科研,穆老听说了挺感兴趣,就专门跑到良种场来,我们这才认识。”
早在青年时代何长义就与农业科学试验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他经过反复摸索实验研究出的一年间在同一块地里种植一茬小麦、一茬绿豆、三茬玉米、两茬蔬菜的“七种七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新模式,获得了河南省“粮蔬立体种植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5月,穆青来扶沟调查采访期间听到不少人讲起何长义的故事,就慕名前往。
“那天我正在田里给玉米治虫,就听见县委书记招呼我说‘老何,穆青社长来看你了’。穆老走过来,一把拉住我的手,笑着说:‘从今天起,我们就是老朋友了。’我当时又激动又高兴,啥话都说不出来了。”何老呵呵一笑,接着说,“穆老拉着我的手走进试验田,让我给他详细介绍‘七种七收’。听到一块地一年能种出5种粮食作物,穆老高兴得连拍我的肩膀。”
“临走时,俺俩还在田里合了个影。”老人边说边从抽屉里翻出一张老照片拿给我们。照片上青翠的玉米地里两人相拥而立,笑容满面。
科研之路多坎坷
何老告诉我们,他1957年初中没读完就迷上了农业科技,当上了生产大队的技术员。由于文化根底浅,搞科学实验有点儿吃力。于是,他戒掉烟酒,把省下来的钱全部买成科技书,有空就学,弄不懂的就跑到7公里外的县城找技术员请教。
那些年,何老所在大队的小麦、棉花产量均高出别的大队,但风风雨雨多年,他的科研梦始终难以实现。直到1974年,他被调到了有400多亩土地的城郊乡良种场,才终于实现了心愿。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他领着40多个年轻人搞小麦、棉花、大豆品种试验,不断把新技术传给乡亲们。
但何长义老人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多人不理解良种培育,说啥‘从南京到北京,没见过庄稼分母公’。”老人无奈地说,“有一阵子队里不让干了,硬把俺从良种场赶了回来。”
“那段时间揪心着呢,生怕田里的庄稼给毁了。”老人说。
割舍不断的科研情
“改革开放以后,县里、乡里都重视农业科研了,也支持俺搞,大家科研的劲儿头更足了。”老人笑开了花。改革开放以后,在县科委和乡政府的支持下,他在良种场创办了扶沟县农业民办科研所,一心扑在了科研上。同时,他还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寻找良种,不断拓宽自己的求知渠道。
那时候,民办科研所连续多年承担省农科院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和杂交棉品种试验,每年参试品种都有十几个,田间操作他都是按方案规定一丝不苟地完成,年年都要比较出一到两个新品种(系),并示范推广。同时,十多年间,他一直承担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扶沟县联合开展的地力监测试验。在这期间,他为研究地力演变与提供科学施肥依据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中国农科院专家的称赞。
1994年初,省农科院以月薪600元、可带两个孩子去郑并安排工作等优厚条件请何老去郑州,他却谢绝了。“我在良种场待了30多年,舍不得这块儿地。”何老深情地说。
30多年间,何老三次错过了端“铁饭碗”的机会,多次谢绝了外地的高薪聘请,默默无闻地在他痴迷的这片土地上耕耘着,他说,他要拿出更多的成果来报答人们的关心和支持。
何老的精神财富
“搞了大半辈子的农业科技,能给农业作一点儿贡献,我就很知足了。”何老说。
他所作的贡献岂止“一点儿”!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他利用良种场承担国家、省、地科研项目共计360多项,其中有27项获省、地、县科技成果奖;向上级科研单位提供了许多可靠的数据,并生产出小麦、玉米、棉花等良种600多万公斤,使80多个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应用;1990年以来,他探索出的“七种七收”模式得到科技部门重视并迅速在平原农区进行推广种植;他引进试种的巴西旱稻和广西陆稻,每亩地投资70元,产量超过500公斤,在扶沟及邻近县乡大面积推广种植……几十年来,他用科研创造出的社会效益能以亿计,经他亲手培养出的弟子遍及3个省40多个县、市。
几十年的辛勤科研,几十年的默默奉献,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他,那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证书就是证明。1999年,何老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称他为“农业上的闯将”、“农民土地专家”。
“现在我退休了,不种地了,良种场的地还有儿女们在种着,政府还给着补贴。”何老的声音又渐渐明亮起来,“我在家没事儿,就卖点儿种子农药什么的,不图挣钱,就为了方便乡亲们。”老人又露出了笑容。
何老是富有的。他不仅有奖状和证书,更有乡亲们的信任,家人的默默支持,和成千上万亩他研究出的种子种出来的庄稼。
(本报记者 巴富强 李东辉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乔捷 陈聪 文/图)
下一篇:高红甫中原走出的升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