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10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58岁时,他辞去中国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2007年,70岁的他到北大兼职,打算建立一个“非平衡态研究组”,在有生之年重回基础研究的阵地。他就是霍裕平,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一位在科学之路上永不停歇的长者。
霍裕平院士1937年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曾与实验物理学家孟宪振合作,发展了强耦合共振系统的理论,完全解决了国际上关注的稀土离子引起铁氧体铁磁共振诸多特异反常的现象。1964年,霍裕平首先预言了激光输出存在不稳定区域。上世纪70年代初,他与杨国桢等合作,将泛函分析方法引入光信息学中,讨论了现代光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全息光学系统实现任意光学变换的可能性,并发展了一些可能的具体设计途径。1978年,霍裕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1980年,从美国回国的霍裕平开始领导中国科学院的核聚变研究工作,担任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并兼中科院合肥分院院长。这期间,由他亲自组织的“有关螺旋磁场对托克马克等离子体影响”的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上世纪90年代初,霍裕平抓住与俄罗斯合作的机会,亲自主持和组织建设了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装置。HT-7装置于1994年年底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二个能成功开展高温核聚变实验的大型超导托克马克。199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就在事业处于巅峰期时,1996年,58岁的霍裕平辞去中国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在郑州大学,他亲自将凝聚态物理学科调整为材料物理学科,建设以研究铝合金为主的金属物理方向。十年来,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并由此提出了一条在我国普遍提高铝合金性能的可能途径。同时,他领导将物理系核物理学科转向为主要面向农业和医学的核生物学,领导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小麦的离子束诱变育种和转基因的工作。十年来,在霍裕平的领导下,郑州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学科博士点、国家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年初,霍裕平被任命为中国参加ITER(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在科技部领导及核聚变界的支持下,他以自己的学识和品格,再一次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霍裕平到北大兼职,打算建立一个“非平衡态研究组”,在有生之年重回基础研究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