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17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我省召开前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谈吐有致,要不是若隐若现的白发透露出岁月的秘密,让人很难想象这位充满热情与活力的院士已年近70。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初识这位在半个多世纪的科技生涯中与“核”、“光”结下不解之缘而成就斐然的河南老乡,没有丝毫拘谨,只有如坐春风般的欣喜和振奋油然而生。
在采访中,杜祥琬谈得最多的是对科学精神的思考,对创新思想的感悟,兴之所至他总不忘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支招,求真唯实的大家风范、心系桑梓发展的情怀尽显无遗。
科技创新是中原崛起的有力支撑
当记者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将建设创新型河南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摆在跨越发展战略 “核心”和“关键”的位置时,杜祥琬认为,之所以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是因为我们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那种“初级要素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也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就河南来说,靠什么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呢?必须靠创新。”他认为,河南作为有着近1亿人口的新兴工业大省,想要用更少的能源、更低的代价,享受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环境,就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依靠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实现从“初级要素导向型”向“创新导向型”的转变。
希望河南在发展新能源上能先行一步
杜祥琬对河南近年来新能源发展的势头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认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一方面要把粮食生产搞好,一方面更要把秸秆和其他农业的废弃物,还有太阳能都利用起来发展新的能源产业,这样就能更少地依赖煤等传统化石能源,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希望在新能源的发展方面河南能带个头,这样不仅能支持河南的经济发展,还能够利用这种后发优势,用较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更好的发展。”他建议,当前河南应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因地制宜,统筹利用,把发展生物质产业与发展社会经济结合起来,达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品格成就创新人才
当记者向杜祥琬院士介绍,河南省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召开期间,启动和实施高层次人才“兴豫之光”行动计划时,他对此非常赞同。杜祥琬从他自身的体会说起,“我们现在不缺人,缺的是人才,尤其是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认为,作为创新型人才,一是要有扎实的基础,否则就很难深入研究下去。二要具备深入实际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讲到这里,杜祥琬还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容不得一点浮躁,不允许半点马虎。 “与高水平的科技工作相应的高尚的人文精神,是支撑科学家群体向高处登攀的神圣情怀。”在他看来,高尚的品格是支撑一名科研工作者不断前进的动力。
寄语青少年:责任感最重要
在杜祥琬平静而饱含乡情的讲述中,采访接近尾声,记者请他给全省的青少年朋友提几点希望,杜祥琬欣然提笔写下:“打好知识和做人的坚实基础,创建故乡和祖国的美好未来!” 他始终认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科技事业献身的精神。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首要品格。
从杜祥琬院士的办公室窗口望去,古老的北京德胜门城楼和现代化的立交桥交相辉映,车水马龙的喧嚣街景,与室内的宁静质朴形成鲜明对比。静水而深流,宁静而致远,正是对像杜祥琬这样以国家利益为重,淡泊名利不断创新的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真实刻画。
【院士名片】
杜祥琬,1938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原籍开封。1964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现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专家组首席科学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起,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