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赵启三(左)与代表们一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董亮 陈伟 摄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专程来到沈丘县的付井镇,采访被称为“糖业巨子”的金丝猴集团董事长赵启三。站在细雨中的赵启三,依旧是简朴的衣着,憨厚的笑容。
“刚从上海回来。”一见面,他主动打着招呼,谦和中透着热情。
看着质朴的赵启三,你很难想象,一个朴实稳重的豫东汉子,何以成为全国知名的“糖业巨子”?一个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如何变身为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文凭并不高的人,怎么总有不竭的创新动力?
“甜蜜事业”从吃苦开始
1979年9月,赵启三接任濒临倒闭的付井电器厂厂长,当时,厂子负债112万,37名职工发不下工资,大家期盼的目光就像干旱的土地期盼着一场及时雨。赵启三靠着自己在周边四邻中的良好口碑借来了几百元钱,只身前往上海考察。回来后,他将“付井电器厂”的牌子摘掉,挂上了“沈丘县食品总厂”的牌子,开始酿造“甜蜜的事业”。
回忆企业起步时的艰难,赵启三至今仍是唏嘘不已。一没资金、二没原料、三没技术,“能把人愁死”。 赵启三通过熟人借了1万元的高利贷,号召职工凑了不到1000公斤小麦做原料,又从上海请了5个糕点师傅,就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产品生产出来了,赵启三和职工拉着板车,到沈丘县城和郑州沿街叫卖。就是凭着一股闯劲,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终于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
“善变”的“猴王”
赵启三的“善变”,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人们形容他比孙猴子还能变。的确,“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导市场变。”这是赵启三常常挂在嘴边的“变”字经。
当周围的人满足于企业已有的成绩时,赵启三总是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办?周边乡镇仿效老赵形成罐头生产热时,赵启三立即将赚来的几十万元钱买进两条生产线,生产技术含量高一些的午餐肉罐头;厂里的巧克力正热销,赵启三又带领骨干去上海食品研究所考察,一下子相中了该所研制的枕式奶糖,枕式奶糖很快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金丝猴。在“金丝猴”给千家万户送去甜蜜的时候,“猴王”赵启三又在想新点子,赵启三拍板从国外引进了最先进的网状巧克力生产线……
赵启三把“金丝猴”作为企业的名称,也把“美猴王”的七十二变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根据市场需求,从生产糕点、月饼、牛肉干、腐竹、罐头到巧克力、奶糖等一路“变”来,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民”
作为农民出身的现代企业管理者,赵启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随行的人员介绍,赵董事长常常告诫他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民。”
集团提供贷款,甚至出钱为农户无偿提供托牛所,为农户传授养牛知识,以全国最高价格收购鲜奶;采取订单方式鼓励农户种植玉米、大豆、花生、芝麻,企业获得了充足的生产原料,农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们鼓励富裕的农民承揽公司的运输业务,光是为金丝猴集团服务的运输车辆就有300多辆……
靠着“金丝猴”,当地许许多多的农民告别了贫困,走上了富裕路。
创业永无止境
如今,“金丝猴”已是“子孙满堂”,旗下有上海、咸阳、沈阳金丝猴公司等6个核心企业及北京、郑州、漳州、周口等10多个合作型企业,2008年集团总产值达15亿元,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
但是,赵启三仍不满足:“金丝猴集团目前还在创业。”他说,“我们准备新建年深加工12000~15000吨大豆生产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拓宽种植业加工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一期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同时还要在内蒙古扎兰屯市、咸阳、上海等地分别建厂,豆制品的产值将达到15亿元;投资3000万元扩大巧克力生产规模和新上棒棒糖生产线,目前已建成两座标准化生产车间,2009年9月即可投产,可以新增产值5000万~7000万元。到2012年基本实现集团总产值30亿元的奋斗目标。”
看着老赵坚毅的目光,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人们心目中的“美猴王”定能再显神通,续写出新的传奇。 (记者 李晓玮)
赵启三,1948年生,河南沈丘县付井镇人。金丝猴集团创始人、集团公司董事长。1979年,临危受命担任一家37名职工同时负债112万濒临倒闭的乡办小厂厂长。1992年,把握市场机遇果断确立以糖果巧克力为企业主营方向,缔造金丝猴品牌,1993年,金丝猴全资收购上海联营厂,注资成立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现金丝猴集团已发展壮大为员工5000余名、资产和年销售额均过10亿元的国家级企业集团,已成为全国糖果生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赵启三于2000年5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先后当选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导市场变。
——金丝猴集团公司董事长
上一篇:段玉贤循环经济拓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