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2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记者 苑海震)5月的鲜花在绽放,5月的青草在吐绿。在这多彩多姿的美丽季节里,我省卫生界迎来了一个重大喜讯:河南省中医学院原院长、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喜获“国医大师”光荣称号。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国家级中医大师,全国共有30位入选。
学在于勤,知在于行——成就名医大家
5月18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新近成立的李振华教研室采访。
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干净整洁的房间里,面容慈善、温文儒雅的李振华老人身着白大褂端坐在沙发上,几名弟子围绕在身边。85岁的李振华老人手指着墙上悬挂的“方有别,医无界”书法作品与弟子们娓娓谈心。李振华对学生们说:“初次看到‘方有别,医无界’这句话,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只有长期恪守‘学在于勤,知在于行’,才能深刻理解‘方有别,医无界’的深刻内涵。”
1924年,李振华出生在我省洛宁县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李景堂当时是一位德技双馨、名闻豫西的中医。
1940年豫西大旱,民不聊生,瘟疫流行。看到家乡缺医少药,很多人得瘟疫死去,李振华就立志不求仕而誓为良医。1941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辍学在家随父学医,走上了六十余载的漫漫岐黄之路。
李振华学医,除来自家传外,其医学成就大多还是出自半个多世纪的自学。他熟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李振华说,四大经典譬如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但神明变化灵活机动,知常以应变,通变以知常,则在于对医籍之所悟。
李振华不仅向经典求教,还善以能者为师。
1964年秋,卫生部中医顾问、名老中医秦伯未应邀前来河南讲学。李振华在陪秦老看病讲学中发现,秦伯未利用仲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脏早搏,药到病除。李振华细查处方,发现与自己治疗此病用炙甘草汤药物相差无几,只是桂枝一味用量微调。秦伯未详细解释了治疗原理后说,用桂枝之意是配人参以助心阳,故不可量大,2至3克即可。李振华十分叹服,在此之后的40余年,运用这一经验治疗多例心脏早搏患者,疗效显著。
“我父亲一生诊疗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多以杂病、疑难病为主,80年代以后,渐以脾胃病症为主。通过近20年对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系统观察和统计,他总结出了‘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脾胃病治疗九字法。他承担的‘七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践研究’,用自拟的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治疗300例住院患者,经卫生部验收鉴定,其‘有效率达98.7%,治愈率32%,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突破了国外502份有关资料无一例治愈的记载。尤其通过近20年对千例以上患者的治疗随访观察,凡坚持服药者,未发现有一例转为胃癌,突破了国外资料认为该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不可逆转修复’的记载和观点。”李振华先生的儿子李郑生告诉记者:“勤奋好学是父亲成长的一个诀窍。他善于以能者为师,不仅向医籍书刊求教,而且同道之所长,民间经验方,患者以前用过的功效显著的处方等,都是随时学习的对象。正如古人所说:‘泰山不攘土壤而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而就其深。’虚心求学的知行观,成就了父亲的高超医技。”
仁善为本,家国己任——成就大师风范
医技和医德是相辅相成的。
“行医要首先立品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这是李振华经常说的话。
前不久被评为“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郭淑云教授,师从李振华27年。
说起自己的恩师,郭淑云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在校求学时,她最爱听李老师的课。甚至李老师到哪个教室讲课,她就跟到哪个教室。李老师的“勤学多问、多读经典、多坐临床”的理论,让她受益终生。如今,年逾八旬的李老师,依然孜孜不倦地指导着她治病教研。郭淑云说,自己在50多岁时,还有如此良师指导,令许多同行羡慕不已。
除专心致力于中医医、教、研工作外,李振华倾其一生,都在关心着国家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鼓与呼。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河南省的统计表明中医人数由解放初期40000名左右减为9000余人,严重出现中医乏人乏术。这种状况让李振华忧心不已。1981年,他向省委递交了书面内参。1982年省委批示,全省中医主治医师(以上)的子女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可招为中医学徒学制5年,考试合格毕业,享受本科待遇。后来又在全省“赤脚医生”中,通过考试选拔了400名中医,弥补了中医人员的不足。
1990年,李振华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人代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全国中医界人大代表座谈会。李振华发现政府报告中“中西医按比例发展”不符合国家宪法“发展现代医学和我国传统医学”,以及党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精神,于是建议提案修改。李振华发言后,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同意和赞扬,他们立即写出提案报大会秘书处。后被国务院采纳,把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修改为“中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
1991年以来,李振华和邓铁涛等数十位老中医两次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上书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学术的书面签名建议。
在李振华的心中,始终激荡着对中医事业薪火相传的厚望与期待。
采访中,李振华老先生念叨最多的是这样的话:河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而中医又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最重要的是“先学做人,再学技术”,这些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粹,一定不能丢。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扶持中医,年轻一代的中医应当借着这股东风,取长补短,做好中医的传承和发扬工作。
“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这是李老的《八十抒怀》中的一句诗。意境旷达,境界凸显。
上一篇:他是中国现代戏曲的奠基人
下一篇:段玉贤获“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