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13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1月7日晚,河南电视台演播大厅,当武中林代表儿子走上领奖台,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手中接过“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证书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透过这掌声,记忆的闸门豁然打开:8个月前,在那场惊天动地的伟大抗震救灾斗争中,济南军区驻豫某红军师士官武文斌,因劳累过度引起肺血管畸形破裂,把年仅26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巴山蜀水间。
2008年7月,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武文斌“抗震救灾英雄战士”称号。
“穿上了军装,我就不再属于自己。”
关键词:责任
在新兵眼里,武文斌是好大哥;官兵之间,武文斌是桥梁;群众口碑,武文斌是好兵;父母面前,武文斌又是个孝子。武文斌对群众、对组织、对战友、对家庭,有着一种合乎本色的忠诚。济南军区驻豫某红军师政委刘法峰说:“这份忠诚,来源于对军人的深刻理解,他在任何时候都有着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
赴四川抗震救灾,武文斌完全有理由不参加:他是个实习学员,即将返回学校领取毕业证;与未婚妻约定的婚期临近,家人正忙着筹办婚礼……况且,连队第一考虑是让他留守。
然而,在他递交给连队的请战书上,我们读懂了武文斌的忠诚和责任:“穿上了军装,我就不再属于自己,我是属于党、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的。”
在抗震救灾一线,从2008年5月15日到6月18日的35天时间里,武文斌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释放着自己的忠诚和责任。
“红军都是钢铁汉,今生以红军传人为荣。”
关键词:荣誉
武文斌是一名“80后”士兵,但他的身上却总有一种浓厚的“传统”味道。
2008年6月4日,武文斌带领王昱等4名新兵,沿都江堰赵公山高山密林搜救失事直升机。至傍晚,武文斌已挥动镰刀开了一天的路,王昱提出替他一会儿,武文斌说:“有我这个红二连的士官在,开路先锋不能让给你。”
是要强好胜、是保护战友,更是一种军人气质的自然流露。
随着兵龄的增长,时时处处都沐浴着连队光荣传统的武文斌,在“红二连”当兵3年,3次被评为“新时期22勇士”。
一次,全团观摩武文斌所在的一班演示单兵综合战术,下车冲锋时,武文斌一脚踩进雨后的泥泞地里,右脚鞋子被粘掉。武文斌硬是赤脚踏过遍地的石子和荆棘,忍着疼痛冲锋数百米杀入“敌阵”。
“铁拳-2004”涉外演习时,担任炮手的武文斌慢性阑尾炎发作,他拽出宽背包带紧紧勒住小腹,将一把扳手掖在痛处,硬是咬牙打出了30发炮弹,且发发命中!
“敢于牺牲,是军人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奉献
是军人,就要随时做好奉献和牺牲的准备。在这场大地震中,人民群众遭受的空前危难,就是摆在军人面前的一道生命选择题。
在灾区奋战的30多天,武文斌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最艰苦、最危险、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进危楼救人时,武文斌坚决挤进党员突击队;大山之上搜救,10天内7次险些摔下山崖……他说:“舍不了自己的命,就救不了群众的命。”
2008年5月21日,武文斌和战友到玉堂镇赵公山执行“进村入户”任务,认识了一位姓刘的大娘。刘大娘的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老伴早逝,家中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人。武文斌把矿泉水和方便面送到大娘手中,听说大娘的危房里还有台电扇,二话没说,马上冒着余震危险钻进危房找出电扇,并把断了的电线接好送到大娘面前。
临走时,武文斌对大娘说:“就把我们当成您的儿子吧,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
“我要让自己的名字名副其实。”
关键词:素质
还是新兵的时候,武文斌就搞出过两项革新。
车载炮炮栓不易固定和工作帽胸前开关易短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影响训练进度。
武文斌向连长请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他积累了一尺多厚的资料,笔记记了2万多字,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火炮炮栓固定器和胸前开关快速检查仪。
文武成斌,“武文斌”可谓名副其实。就在这个“文秀才”潜心于技术革新的时候,全团进行专业考核,跟装甲步战车打交道还不到3个月的他,当上了“武状元”:在高手如林的“铁军杯”比武中,勇夺“炮手快瞄”课目第一名。
2005年9月,武文斌以全团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量与导航工程系士官一队。
“勤学好问,善于独立思考。”这是教员们对武文斌的印象。
在一次试验中,武文斌发现全站仪的操作顺序不合理,如果把步骤调整一下,速度和精度都将大大提高。反复测试后,他向现代测量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西勤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名士官学员对书本提出质疑,引起了教授的关注,他亲自进行测试,发现武文斌的操作方法果然更有效,便兴奋地对队长李东红说:“这门课我教了十几年,研究生、本科生都没有发现问题,这个士官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