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用户和未注册用户的区别,建议你瞧瞧

著名眼科专家张效房“光明使者”不老松

来源/作者: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类别:河南人物点击率:1251背景颜色:||
著名眼科专家张效房“光明使者”不老松

 

   张效房教授(右二)为病人查检眼睛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法”,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之一;他所引进、改进的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连续8年被“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推广应用,并定为规范术式。他,就是张效房教授——2005年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的全国唯一获得者。

    有这样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有这样一个人,他执著呵护“心灵之窗”60多年。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法”,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之一;他所引进、改进的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连续8年被“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推广应用,并定为规范术式。

    他不仅坚持一辈子不收红包,不拿回扣,而且无私地捐出奖金和积蓄,用于发展眼科事业。他不止一次地拍着胸脯说:“我从来就没收受过红包!”

    他曾因病先后接受过前列腺开放性摘除手术、右肾摘除手术。但这位80多岁的老人,仍念念不忘他的病人,依然战斗在眼科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著名眼科专家马志中教授和朱秀安教授称他是“眼科界的一棵不老松”。

    他,就是我国著名眼科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张效房。

    “当医生不容易,当好医生更不容易,只有一辈子学习和实践,没有任何捷径!”

    8月16日下午3时许,郑大一附院临床实验楼眼科实验室。

    如往常一样,张效房又来上班了。上台阶,掏钥匙,进办公室,打开皮包,取出文件……一串动作,连贯而娴熟。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古人把悬壶济世与治国安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何其高也。”张效房说,“可是,当医生不容易,当好医生更不容易,只有一辈子学习和实践,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

    1939年,张效房考入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回首往事,这6年大学生涯既充满了艰辛,又充满了乐趣。那6年,由于经济困难,他曾为学校写讲义、画挂图,在假期当家庭教师,也曾在小学、师范、中学及护校兼课。但这6年,也是他扎进医学知识海洋里勤学苦练的6年。

    “上学时,我很羡慕外科医生,都说外科医生好啊,手术刀一挥立竿见影,要多神气有多神气。”张效房说,“可为什么又选择了眼科并为之奋斗终生呢,因为有两个领路人和一段难忘的经历。”

    张效房所说的两个人,一个叫上官悟尘,曾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时任河南省立医院院长,思想进步,古道热肠;另一个是1948年参加革命的眼科教授孙恺元。他们对张效房的严谨细心、勤于致学十分欣赏,特别安排张效房到眼科工作,珍爱有加。

    1949年,解放战争的炮声隆隆传来,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花的芬芳。张效房说:“那时,我就坚信,医学事业的春天来临了。”

    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张效房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医学事业中。“中学期间,我每年都能拿到15块银元的奖学金,又靠‘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在学校期间,勤奋努力,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走上临床后才发现,还有许多东西弄不明白。”张效房说,“那时,每天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吃在医院,睡在医院,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医院。”

    建国初期,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眼病非常严重,特别是沙眼及其并发症,危害最大,占致盲原因首位。张效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向医院领导请战,利用星期天,下乡为群众义诊。

    “那时,每到星期天,我和几个年轻人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干粮,深入到农村、学校、工厂,为群众义务治疗眼病。”张效房说,“有时候,白天农民下地了,上门找不到,我们就晚上登门,一旦发现病人,能够现场治疗的,就及时治疗;不能现场治疗的,就带回医院。”

    那年寒假,张效房记忆犹新。他们到达开封县万隆乡时,发现了许多需要手术的病人。在请示了医院并经同意后,几个年轻人一商量,把一间小学教室布置成手术室,用两张课桌拼成手术台。一连7天,他们免费为群众手术。张效房回忆说:“当我们打开病人眼上的纱布,许多失明多年的患者一睁眼,重见光明,惊喜交加,竟呜呜地大哭起来,一个劲地感谢共产党派来的医生。”

    已经60多岁的张金嵩,1968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1978年成为张效房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以后,被大家称为张效房的“大弟子”。从1995年接任该院眼科主任至今,张金嵩对老师的印象真是感慨至深,“学到老、实践到老,这就是张老师的一生。”

    几十年来,张效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晚上要学习到次日凌晨一两点多钟,早上6点多钟就又起了床。在大家的印象里,他几乎没有任何爱好,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无论是等火车、等飞机,还是在火车上、在飞机上,张效房都要拿出书本来看,或者拿出文稿批改。他说:“一可以多学点知识,二可以缓解等候的无聊,真可谓一举两得!”

    熟悉张效房的人可能注意到,每次出差,他都要随身携带一个手提包,里面装满了书籍和文稿。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手提包的形状是竖形的,不是常见的横形的。张效房说:“这个包正好能将A4纸大小的书籍和文稿装进去,一有空,我就能随手把书籍和文稿抽出来,非常方便。”

    “张老师不仅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他的学生和身边的同事提出了期望。”张金嵩说,“我在中学时学的是俄语,考研究生时用的也是俄语,因此英语底子很薄,但因科研需要,张老师就一直鼓励我钻研学习。”

    读研究生时,每次张金嵩回老家,张效房都要反复叮嘱:“金嵩,行李中带英语课本没有?等车时读一段,坐到车上背两段,不会的查查字典,千万不能马虎。”张金嵩说:“直到今天,张老师还坚持每周四来查房,解决疑难问题,要求研究生用英文汇报病历,听听语法对不对,用词准不准,该用哪个词才恰当,并一一予以纠正。这样的认真劲,让我们深为叹服。”

    “无论是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法,还是白内障摘出手术,张效房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国内眼科领域,真正能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的科研成果有两项:一项是北京同仁医院张晓楼教授等对沙眼衣原体的首次发现;另一项就是张效房的“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法”。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评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眼科项目中获奖的仅这两项。

    谈起这项攻关的初衷,张效房说:“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工业发展迅猛。那时,年轻工人热情高,干劲大,但防护意识差,眼外伤时有发生。”“铁屑、铜屑、石屑等一旦进入眼内,如不及时取出,常常导致失明。如何取出异物,特别是非磁性异物,这是当时国内外眼科界长期以来探索的课题。”张效房说,“那时,西方的‘前路磁铁吸引模式’虽然简单有效,但却容易造成新的损伤。”

    怎么办?张效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查资料,做实验,设计图纸,反复实践,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失败,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设计的薄骨定位法、电子计算机校正法、“重叠波”定位法、磁棒接力摘出法、方格定位摘出法等,相继应用于临床。这些安全、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被眼科同仁称为“张效房法”。

    “文革”期间,成都市一位姓罗的技术员在车间工作时,左眼被飞溅的铁屑刺入。而罗技术员的右眼自幼就弱视,如果正常的左眼残疾,将面临双目失明的危险。

    在那个年代,技术员凤毛麟角,所以罗技术员的伤情引起了全厂上上下下的关注。可是,在成都手术未成功,先后辗转到西安、北京,均失望离去。在上海,一位专家经过详细检查后,摇了摇头说:“你们去河南找张效房吧,他可能行!”

    忐忑不安中,罗技术员一行来到郑州,找到了张效房。整整3个小时的手术,铁屑顺利取出。陪护人员立即把电话打到了厂里。当时,厂里正在召开“万人大会”。厂领导当即决定,将这一喜讯在大会上宣布:“罗技术员眼睛里的铁屑是在河南取出来的!”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张效房的心血与汗水终于浇灌出累累硕果。1976年,他的专著《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成为国际上第一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在他主编的《中国医学科学年鉴》中写道:“目前我国在眼内异物摘出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1982年,在美国有1.6万人参加的第24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上,张效房的《三千例眼内异物摘出的体会》报告,由四种语言同步翻译,引起轰动。当地报纸以《来自中国的经验》为题进行报道。会后,张效房先后应邀到美国、日本的10所大学和研究所作专题报告。同时,众多的国外同仁也先后来到中国,到河南取经。

    张金嵩告诉记者,在郑州大学一附院,27层的现代化病房楼里,眼科病区就占了两层。眼科住院患者中,眼外伤患者经常占到1/3以上,眼内异物摘出成功率超过99%。一次,卫生部科技司的一位负责人来河南检查工作,深入到医院,走进眼科病房,在他询问的8位病人中,来自省外的就有7位。

    张效房成功了,但他攀登的脚步并未停止。他带领的课题组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人群中白内障占致盲首位(25.32%),单眼盲中眼外伤占首位。特别是白内障患者,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传统的白内障手术因费时、不安全、效果差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超声乳化手术又因设备昂贵、操作复杂而难以在国内普及。”张效房说,“如何寻找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术式,一时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时,已过退休之年的张效房决定攻克这一难题。他广泛搜集国内外资料,集从医50年之经验,对引进的手术方法反复实践,反复改进,反复简化,形成了系统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张金嵩告诉记者,这种新的术式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费用低廉,手术效果可与超声乳化手术相媲美,手术时间由传统术式的1小时缩短至不到15分钟,最短的只需5分钟!目前,这一术式在国内开展超过200万例。

    2002年,张效房作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方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和专家组组长,负责起草了第一期总结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和专家们对“简化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一致赞同。当年,美国眼科学万人年会上,张效房登台所做的《中国河南大范围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经验》报告,加上7分钟的手术录像,再次轰动大洋彼岸。

    一位美国医生说:“十分简捷的手术方式,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我听了之后很激动。”一位国内同行说:“无论是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法,还是白内障摘出手术,张效房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当医生的,如果让红包遮住了眼睛,心灵之窗有了灰尘,还能把手术做好吗?”

    “我最痛心的几件事是,教师不负责,学生不认真,群众有眼疾,医生收红包!”张效房说,特别是医生收红包,加重病人负担,败坏社会风气,是做医生的耻辱。

    “我坚持一辈子不收红包,更不会拿回扣,一是不会,二是不忍,三是不能。如果让红包遮住了眼睛,心灵之窗有了灰尘,还能把手术做好吗?还能把科研搞上去吗?笑话!”说这番话时,老人表情异常的严峻。

    一位来自黑龙江的病人记忆犹新。当时,他因眼外伤在哈尔滨的一家医院接受手术,结果手术未能摘出异物。经人介绍,他慕名来到了郑州,住进了张效房管理的病区。从遥远的东北来到中原后,这对夫妇举目无亲,一筹莫展。

    手术前一天,患者的爱人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张效房的家。到了晚上,她敲开了张效房的家门,送上一个800元的红包。张效房一见,满脸的笑容凝固了。他严肃地说:“我是一名医生,是一名共产党员,从来就不收这个的!”患者家属怀着惊讶和疑惑的心情离去。

    第二天,手术如期进行。术后第二天,当纱布打开后,这位东北大汉第一眼就看见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50多岁的汉子,当场失声痛哭,哽咽着说:“我真没想到,张教授的医术这么高!医德这么好!感谢张教授!感谢白衣天使!”

    “我一直认为,就没有退不回去的红包!”张效房感慨地说,“穿上白大褂,就要让白衣裹着红心,绝不能让白衣裹着黑心。如果让红包装进了白大褂,就玷污了这身神圣的白大褂!”

    张效房常对学生说,手术刀重量很轻,但拿手术刀的人要举轻若重。因为这把刀寄托了病人的希望,甚至生命。在手术台上,医生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要将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在那个时候,医生眼里应该只有病人。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配当医生。

    一次,灵宝市的一位患者找到张效房。一见面,就恭恭敬敬地送上来一枚金戒指。“那枚戒指尽管做工粗糙,却很大。我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戒指。”张效房说,“我就对他说,这个东西我不能收!”患者急了,连忙说:“我是开金矿的,在我那这不算啥!”张效房又说:“不管你算啥不算啥,但我不能要!否则我就犯错误了,你愿意让我犯错误吗?”患者见张效房态度坚决,只好收起了戒指。

    这些年,张效房担任了诸多社会职务,但他每次都事先声明,不接受任何馈赠。出外会诊、手术演示,他也从来不要患者或医院的报酬。不仅如此,他还果断地站出来反对不正之风,公开批判眼科医疗方面的虚假广告和骗人宣传。他的这种性格,被群众称之为“疾恶如仇,刚直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

    1998年3月30日,河南省授予首批10名成绩突出的科研工作者“河南省科技功臣”称号,张效房名列其中。他是全省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拿到了政府奖励的5万元,他心里很是不安。在他心里,成绩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而是大家的共同努力。

    不但将奖金全部捐出来,张效房还拿出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15万元,其中5万元作为捐款,10万元购买医疗器械,无偿提供给基层医院开展手术。这一义举,让诸多同行深受感染,纷纷捐款,建立了“张效房医学学术基金”,资助全省眼科学术研究之用。

    就这件事,还闹出一场小小的“风波”。在为基金定名时,张效房坚决表示,不能以自己的姓名命名。医学院领导为难了,多次劝说他,又多次被拒绝。最后,领导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张效房这三个字,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眼科医疗的品牌,是河南卫生的品牌。见领导态度坚决,他才同意了。

    去年,中美眼科学会授予张效房“金苹果奖”。这一奖项,是专为在国内眼科教育中有突出成就者而设的,每次只奖一人,奖金1000美元。他领到奖金后,随即便捐赠给了“张效房医学学术基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乔玉环感慨地说:“张老师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真可谓是大医精诚,嘉言懿行!”

    2000年11月18日,张效房80岁华诞。此前,他的学生,包括在国外的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想借机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庆祝一番。张效房听到消息后,斩钉截铁地说:“我70岁时没让搞祝寿活动,而是开了个省内学术交流会,这次仍然不能破这个例。”

    结果,张效房80岁华诞的庆祝活动被安排在全国眼外伤学术讨论会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河南省政府有关领导、郑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等到会祝贺。有位领导还高兴地赠送张效房一副亲笔书写的对联“志在事业人不老,满怀豪情送光明”。

    “能工作一天就要工作一天,能干一天就多干一天,我不工作就等于没了生命!”

    “张老师的年龄应该以‘公岁’来计算,不是86岁,而是43岁!”张效房的学生们这样说。

    “其实,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等,只要人心不老,就会永远年轻。”张效房说。

    走进张效房的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的地方,摆放着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桌和一个书架,拥挤得让人几乎转不过身。办公桌上堆满了书刊、文稿,多少显得有点凌乱。张金嵩告诉记者:“张老师每天就在这里工作。只要不是出差和查房,几乎是风雨无阻。”

    采访中,办公桌上的电话不时响起,有找他看病的,有咨询论文的。每次,张效房都耐心解答,不时,还用笔在纸上记录着什么。记者注意到,这位86岁的老人,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当他看文稿,或者记录时,几乎都没拿过桌上的老花镜。

    眼科护士长尹玉说,如果谁不知道“精神矍铄”这个词怎样解释,不知道“忘我工作”是什么样子,看看张效房老教授就明白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坚持每周二门诊、每周四查房,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一次,张效房查房,尹玉注意到,从上午8点半一直到12点,先后查了48个病人,跟随的医生、护士都累得不行;而他呢,好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专注于倾听、询问、讲解、指导,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连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看到张效房如此工作,谁也不敢马虎。

    张效房说:“让我不工作可不行!我能工作一天就要工作一天,能干一天就多干一天,我不工作就等于没了生命!”

    老人一刻也闲不住,他将眼科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查资料,搞研究,写讲义,带学生。直到今天,张效房还坚持给医学院的本科生和留学生授课,每年都要超过40个课时。只要一进实验室,一到病人床前,一到学生中间,他就沉醉其中,物我两忘。又有谁能够想到,这是位两次接受过手术的癌症患者呢?

    2000年1月,张效房的前列腺炎再次复发了,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第一天,他就让护士把病床的一端摇起来,开始批改文稿。护士不答应,他就商量着说:“姑娘,手术后痛得很厉害。但只要我拿起文稿,注意力集中,就忘记疼痛了。”这位护士背过身去,再也抑制不住感动的泪水。

    人们都希望这位可敬的老人健康长寿,但病魔仍不断向他袭来。2004年8月,张效房积劳成疾,心脏出现早搏现象,日渐消瘦,最后被确诊患有肾癌,不得不再次住进了医院。

    医院党委书记革化民、院长乔玉环高度重视,亲自召集有关专家为老人会诊。革化民、乔玉环来到张效房的病床前,俯下身子,轻声地问:“张老师,医院党委决定,准备送您到北京或者上海手术,您看怎么样?”张效房一听笑了:“不就是个肿瘤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要做手术,就在咱们医院!”乔玉环又问:“那是请北京的专家还是上海的专家呢?”张效房十分肯定地说:“我相信咱们郑大一附院,我相信咱们医院自己的专家和技术!”

    今年1月18日,张效房接到通知,到医院参加一个会议。那天,雪后天晴,路面结冰。半路上,张效房不慎摔倒了,造成左手腕骨折,住进了医院。结果打上石膏托后,他就开始用一只手批改文稿。

    护士长张改玲说:“张老师改稿子认真极了,第一次用红色笔,第二次用绿色笔,第三次用蓝色笔,注释时用铅笔。每篇稿子都要改一两次,有的甚至五六次,谁见了谁感动。”到病房来看望他的学生们,没有一个不抹眼泪的。一位50多岁的学生眼泪不住地往下掉,哭着说:“张老师,您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但是,作为我自己,确实没做什么特殊的工作。”张效房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干自己应该干的事,干自己能够干的事,干自己没有干完的事。”

    革化民感慨地说:“从医60多年,张效房教授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系患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尚医德;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医疗技术的坚强意志;模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荣明耻的高尚道德情操,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正是有一大批像他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成就了郑州大学一附院辉煌的历史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专家档案

    张效房教授,1920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男,回族,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1950年任该院眼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眼科主任;1980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外伤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名誉所长;1988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医院,并任名誉院长;1978~2000年任中华医学会全国眼外伤学组组长与名誉组长;1979~1992年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与常务委员;1979年创办《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文核心期刊)并任主编至今;1983年至今任世界眼科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中国分会会长;1991年至今任国际眼外伤学会理事会理事,国际眼科手术远征队队员;1996年至今任美国眼外伤杂志(JocularTrauma)编委;1998年至今,任“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方委员会顾问、专家组组长;1999年至今,任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技术指导组副组长。

    张效房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1955年以来,张效房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被认为是我国对国际眼科学事业的两大贡献之一。1978年“眼内异物摘出法”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1981年至1982年,荣获河南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1994年,“眼内人工晶体”研究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1998年主编的《眼科学》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眼外伤学》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多次举办全国、全军眼外伤与眼内异物摘出学习班、白内障人工晶体学习班,主持了7届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术会议。1988年、1993年、199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河南郑州召开了第一、二、三届国际眼外伤学术会议,担任大会主席。培养眼科硕士、博士后70余人。至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国家专利1项,出版专著22部,其中主编7部,发表和宣读科技论文248篇,其中180篇为第一作者。1978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8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荣誉称号,是2005年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的全国唯一获得者。

    

 

 
西平吧社区
兄弟制片,放大公司的声音

西平人物 .../Person

更多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张新胜老师介绍

1963年6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0-1984,湖南大学有机化工专业,获基本有机化工学士学位。 1984-1989,河南省洛阳化工四厂,助理工程师。 1989-1992,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硕...

王青海,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党委书记

王青海,男,河南省西平县人,大学文化,开始在军营工作,曾任北京军区卫戍区机关干部,以后到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工作,先后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办公厅秘书处行长秘书、秘书处处长,现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 ...

秦银河,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男,1951生,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正军职,将军,现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解放军总医院院长。...

郅恽和郅寿——柏国骄子誉满春秋

古代的西平称为柏国。   但是在称为柏国之前,柏国其实就叫西平。《水经注·氵无水》说:“西陵平夷,故曰西平。”西平县称谓源于此。   从秦置颍川郡、汉置汝南郡始,西平便是天中大地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