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20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年逾古稀。提及这个字眼,恐怕人们马上会想到“拐杖”、“疾病”、步履蹒跚……
王灿云,就是这个72岁的老汉,身患肺气肿、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在危急时刻,丝毫没有考虑自身安危,义无反顾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救出7条人命。
“啥也顾不上想,赶紧救人,把人命扒出来要紧。”老人朴实的话语,流露出的是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就连王老汉自己也没想到,当时怎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力量!是道德,激发出他无尽的潜能。
一鼓作气,冰河中救出7条人命
王灿云,中共党员,鹿邑县唐集乡套犁王村农民。
2007年12月5日下午,王灿云像往常一样在村南河坡附近牧羊。忽然,不远处河里传来急促的呼救声。王老汉冲到跟前一看,是一辆载着老少7口人走亲戚的农用三轮车坠入河内。王灿云见状,衣服和棉鞋也顾不得脱,迅速跳进两米多深的河水中,河水一下子没到了王灿云的脖颈。
哇!好冷呀!跳入河中,王老汉才知道这是寒冬。但是,顾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王老汉说,当时河水冰冷刺骨,身上像刀扎一样疼,身体在水里很快变得僵硬起来,连扭转身体都很困难。他用尽力气去拽落水的妇女,可脚下一滑,摔倒在水中,呛了几口水。他重新爬起站稳,在岸边一个牧羊妇女的帮助下,把落水妇女拉上岸。王灿云随即又再次跳进水中,去营救几个小孩子。此时年老体弱的王灿云已是筋疲力尽,拼尽全力拽着小孩往岸上推。他并没有因为体力削弱而停止救援,他先后4次下水,救出4个年幼的孩子。后来又在群众的帮助下,把最后2名妇女救上岸。
当把最后一名妇女救上岸时,王灿云已经一丝力气也没有了。他本身就有肺气肿、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当时正患重感冒,刚服完药不久,冷水一激,感到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全身哆嗦,几乎失去知觉。闻讯赶来的群众七手八脚把他拉上岸,赶紧为他生火取暖,才保住性命。
王灿云穿着滴水的衣服回到家,把老伴吓了一跳:“你咋啦?”“我跳河里救人了。”王老汉冻得直哆嗦。当天夜里,王灿云便发起高烧,腿部也肿起来,一病一个多月。
被救者是柘城县安平乡楼庄村人,那天,青年妇女任淑勤驾驶农用三轮车带着婆婆、弟媳及儿子、侄儿、侄女一行7人到鹿邑走亲戚时,由于车技不高,才翻进河里。而且,翻车的地方水非常深。被救者李新贤动情地说:“要不是王大爷冒死相救,我们一家人恐怕……”后来,被救的一家7口给王灿云送去500元酬金,家境并不富裕的王灿云婉言谢绝了。被救者心里过意不去,执意要送一块感谢的牌匾,问王灿云的姓名,王灿云不肯说:“都是庄稼人,花那个钱干啥。”“再说了,村里人还救我一命呢,如果他们再晚来一会儿,我也会被淹死。”
王老汉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朴实、真切,当生命受到威胁时,王灿云表现出的奋不顾身和义无反顾,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对道德作出的朴素而深刻的阐释。
助人为乐,老党员的道德情结
善心是成年累月砥砺而成,绝非一时一事的冲动。王灿云出身贫寒,16岁入团,26岁入党,当过生产队长、民兵排长,负责过青年队训练,在艰苦年代,还要过饭。
当年,王灿云全家曾经靠邻居接济10元钱买的一袋红薯片,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王灿云没齿不忘:“在俺最困难时,一袋子红薯片救了俺全家,现在我帮别人做点事,心里舒坦。”
提起王灿云,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叹,都说他人实在,心眼好。谁家有困难了,只要让他看见,总会伸手相助。他本人长期患病,还有一个残疾兄弟,许多村民要借钱给他,他总是推辞说:“不想麻烦别人。”
2005年冬天,王灿云夜里发现邻居王兴云家失火,他赶紧跑过去叫门,可熟睡的王兴云听不见。王灿云顾不得许多,慌忙扑上去先把火苗周边易燃的秸秆、柴火挪开。凶猛的火苗一下子蹿到王灿云身上,把他的眉毛都烧焦了。他顾不得这些,拼命把秸秆扒开,在随后赶来的群众帮助下,终于扑灭了大火。
2006年秋,邻居王兴让家5亩地玉米成熟了。由于王妻早年去世,两个儿子在外打工,王兴让一个人根本无力把玉米颗粒归仓。第二天,老天又下了一场雨,王兴让家堆放的玉米受潮直冒热气,眼见辛苦一季的5亩玉米要被毁掉,王兴让心急如焚。王灿云放羊路过见此情形,赶紧找来同村的王兴允帮忙,3个人整整忙了两天,才把一大堆玉米剥完。
王灿云勇救落水一家老少7口人的事迹见报后,各种表彰、赞誉纷至沓来。对此,王灿云老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人间大爱的真谛:“当时我啥也没想,就想着我都70多岁了,用我一命换来七条命,值了!”
(记者 张 靖 通讯员徐 松)
上一篇:陈海宏被追授“全国模范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