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源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属于河南省直管市。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源。
社会经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11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8.25万人,城市规划区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道路、绿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篮球城、文化城、新行政区、世纪广场等城市重点工程现代气派、设施一流。
济源现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济源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众多,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沁北电厂一期、济焦、济晋和济洛高速公路等已经竣工,西霞院水库和济运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中,河口村水库、沁北电厂二期可望年内开工,这些项目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对推动济源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发展的层次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1亿元,人均gdp为4.57万元!位居河南省省辖市第一位!
旅游概况
济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近些年,济源市依托众多的名山胜水和文物古迹,本着“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指导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庙一猴”,投资数亿元强力开发旅游资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三大景区,并与济渎庙一起,形成了我市旅游业的四大品牌。
济源的特色小吃
不翻儿.制作工艺简单但在外地没有!大米和小米的经典之作!
肉夹火烧.最关键的是光光偶火烧,外地我还没见过!小小薄薄的小火烧里面都是肥肉块。很好很实在!
炒面.外地的都是先煮后炒并且面条多是粗圆的.家乡的则是非常细(扁细)的生面直接入锅翻炒(不确,实为先蒸至半熟再炒),酥香可口!
麻糖.湖北孝感到有名字相同的吃食,不过那是芝麻和糖做的甜食,家乡的和它有着天壤之别呵呵。
疙星汤.对玉米最精细的的一种吃法.
油各表.类似油条,但名字在外地也从未听说过。
驴肉丸。外地人来了才知道,原来丸子可以当饭吃的,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丸子是做菜吃且很少驴肉的。
炒鸡。家乡炒鸡的最大特色在于,下烩面!这一点类似新疆的大盘鸡,只是少了土豆,味道倒是很好!
鸡蛋蒜辣捞面条.真正的家乡老百姓特色家常饭!好吃不贵!
甜汤.也是一种烫面煮的汤,打上鸡蛋.老年人习惯的早餐!
菜糕.玉米篸和着野菜,蒸的那个东西,外地没见过.
煮馍.和甜汤做法比较象.里面可以夹上各种喜欢的菜.
杂面条.嘿嘿,虽然我不喜欢吃."杂面姓张,越温越香"!
气候环境
济源市地处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属暖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但受季风影响显著,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对工农业生产有一定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安全。 一、1990~2000年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11年平均气温14.6℃,较历年(1960年~1989年)平均气温14.3℃偏高0.3℃,与全球大气变暖相一致。11年中极端最高气温40.2℃,出现于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8.5℃,出现于1990年1月31日。11年平均降水量549.3mm,较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80.4mm,年平均降水量有明显的递减之势。11年中,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有3年(1991年、1995年、1997年)。 二、11年气候特点:冷热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降幅较大,雨量减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上一篇:河南信阳景点香山湖景区
下一篇:河南济源景点黄河三峡景区